_20190430
前幾天看了朋友被求婚的影片,雖然一兩個月前就知道她被求婚的消息,但看完了以後,我還是忍不住私訊她說,我覺得很感動,真的真的很恭喜她。
⠀
她沒有特別問我為什麼感動,所以當下最後的對話停留在「記得一定要炸我」,但過了這麼多天,我還是想把這件事情紀錄下來。
⠀
她的另一半是長我們蠻多歲的一個男生,而我們是高中同學。當時,她和交往七八年的另一個同學分開了,其實我們可以理解,關於人生的機會和選擇,沒什麼好論對錯,可是,對於她後來的種種,我必須坦白還是有一些難以解釋的刻意忽略和不諒解。
⠀
可是在影片裡,看著男方為她準備的那些,其實可以感受到男方對她的愛和用心,包含了影片的剪接場地的佈置還有計畫,甚至還把女方的媽媽也找來了。
⠀
這部分其實也是我覺得最感動的部分,看著好朋友、家人們,把手上的氣球遞給她,然後擁抱她,好像在說著,妳一定要幸福,我終於等到妳幸福。還有媽媽最後看她的眼神,能夠感受得出來,其實媽媽一直期待著自己的女兒幸福,然後希望看著她成家立業,更加成長卻不失快樂地過以後的每一天。
⠀
然後我想起了另一個同學。
⠀
其實祝福是真的,但心裡難以言喻的複雜感受,也是真的。我不知道目送曾經的最愛走上禮堂是什麼感覺,但對於曾經,儘管過了好多日子,又經歷一些錯過擁有和失去,在整理雜物偶然翻見回憶時,還是會有很多畫面和感受,那些感受不會再讓我鼻酸,也不會再讓心揪成一團,只是再也說不出更多,不是無話可說,而是太多於事無補的如果,太多我們後來才肯面對和承認的不堪。
⠀
可能是後來我們都不同了吧,而心裡也都很清楚地知道,我們用多少的眼淚花多少的力氣,才拼湊回自己,才走出那段黑暗期。
⠀
然而在這些以後,有時候會覺得,這樣會不會太不公平,之於後來我們所遇見的人,我們對於想做自己的比重,願意給出的自己,還有願意為對方割捨的東西。
⠀
我不知道。
我很想很想說,其實經歷了這些以後,我們還是可以選擇,選擇要用什麼方式看待,選擇用什麼方式對對方。
可是我不能這麼說。
⠀
很多事情其實就像反射動作,在還沒想好時,我們就不小心先把難聽的話說出口;在還沒冷靜把事情釐清前,就先把情緒給了出去。
⠀
可是這不能成為藉口,沒有誰理當應該承受誰的傷痛,我們必須學著消化,必須要學著更小心地處理自己的傷口,才不會又不小心地傷害了愛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。
⠀
我害怕的不是我們在受傷以後,變得膽怯的自己,而是在那之後,我們自己把自己鎖在框架裡,然後在每一次的爭吵後,傷害了對方,也讓自己更難受。
⠀
我們都會更好的。
不用急著要好起來,但一定要相信自己。
⠀
願我們在遇見那個能夠理解我們的傷痛,願意擁抱我們每一個黑暗的對方時,我們都已經慢慢地能夠照亮自己,也足以在彼此脆弱時,成為彼此的溫暖。